笔趣阁 > 都市言情 > 春时恰恰归 > 几时孟光接了梁鸿案

几时孟光接了梁鸿案

    “几时孟光接了梁鸿案”,这是《红楼梦》第四十九回贾宝玉对林黛玉说的话,化用了“举案齐眉”这一典故。举案齐眉,字面意思是把食案举到和眉毛一般高,比喻夫妻相敬相爱,情好甚笃,出处是《后汉书·逸民列传·梁鸿传》。

    史载,梁鸿和妻子孟光隐居吴地,靠替当地的富户舂米为生,孟光给在外忙碌的丈夫送饭,把进饭菜的木盘托举至眉头,以示尊敬……所以,实际情况是“梁鸿接孟光案”,而非“孟光接梁鸿案”。宝玉从书里得来的这句反话很是有趣,比寻常的“太阳打西边出来”的说法更叫人眼前一亮。

    逸民,古书中指有德行的隐士。梁鸿作为一位能够被收入列传的“逸民”,其人格魅力自然不可小觑。然而,提起东汉梁鸿,人们最津津乐道的却是他妻子孟光的容貌。《梁鸿传》载:孟氏有女,状肥丑而黑,力举石臼。后世编排“古代四大丑女”,孟光亦榜上有名。

    八卦完孟光的长相,人们总会顺势提起这对夫妻如何志同道合。二人是同乡,梁家子的才学和高节为家乡父老所称道,孟氏女在当地的贤名也不遑多让。梁鸿年过而立也没有成婚,孟光亦大龄未婚,孟光对父亲说,要嫁就嫁梁伯鸾。梁鸿听说后便来下聘迎娶。

    成亲当天,孟光盛装打扮来到梁家,孟光的行为和梁鸿崇尚简朴淡泊的志向相悖,梁鸿因此整整七天都没有理睬新妇。到了第八天,孟光换上椎髻布衣,表明这是她对夫君为人的一次试探,夫妻俩由此解开误会,携手归隐霸陵山中。淡泊以明志。往后余生,他们始终践行这条准则。

    梁鸿和孟光最初隐居在霸陵境内的一座深山,霸陵是西汉景帝刘启的陵邑,在今天陕西西安灞桥区一带,而梁鸿又是扶风平陵(今陕西咸阳)人……“举案齐眉”的地点却是在吴地(今江苏无锡)。古时候的背井离乡可不像现在这么简单,那么,问题来了,梁鸿和孟光后来为什么要到遥远的南方隐居呢?

    答案是,因为一首诗赋。

    汉章帝在位时,梁鸿有一次路过京师洛阳,登北邙山有感而作五噫之歌,歌曰:

    陟彼北芒兮,噫!

    顾瞻帝京兮,噫!

    宫阙崔嵬兮,噫!

    民之劬劳兮,噫!

    辽辽未央兮,噫!

    诗歌大意:登上北邙山啊!俯瞰整座京城啊!宫殿多么巍峨啊!修建它的百姓多么辛苦啊!这辛苦简直没有尽头啊!

    噫!多么直白真诚的五声感叹,它不屑隐喻,一针见血,直刺这虚伪的盛世。天下初定,百姓还未从过去战乱的阴影中挣脱出来,统治者口口声声说要与民休息,做足了“仁义”的姿态,却从未停止大兴土木,为一己私欲而劳民伤财。

    梁鸿一生追求隐逸,从未出仕过,但这并不代表他对天下苍生的命运毫不关心。他自己也是天下苍生的一份子,民生艰难也是他的切身体会。

    或许那一日,登上苍茫辽阔的北邙之山,目之所及,宫阙巍巍,他也曾短暂地为眼前的壮观景象迷失过,但随即,他心中的那把矩尺告诉他,眼前这景观不属于他,也不属于万千黎民。属于谁呢?属于,谁呢……于是下一刻,梁鸿奋力拨开障眼的迷雾,长啸着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。

    “陟彼北芒兮,噫!”这声音从千千万万的庶民口中传出,掷地有声,振聋发聩。

    这首针砭时弊的《五噫歌》最终传到皇帝耳中,皇帝震怒,使人捉拿梁鸿。梁鸿夫妇不得不改名换姓逃往齐鲁之地,没多久又奔向更远的吴地。唐代诗人王勃《滕王阁序》中的“窜梁鸿于海曲”一句描述的就是这件事。

    也正是因为“举案齐眉”,梁鸿寄身的那户人家的主人皋伯通发现他并非凡俗之辈,免除他的杂役,将他安置在自己家里。梁鸿此后闭门著书,终老吴地。

    梁鸿去世后,其妻孟光携子女返回故乡,之后史料中再不见她的踪影。

    东汉国祚一百九十五年。一百多年后,又一位伟大的诗人曹植站在北邙山上发出这样的感慨:

    步登北邙阪,遥望洛阳山。

    洛阳何寂寞,宫室尽烧焚。

    垣墙皆顿擗,荆棘上参天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东汉末年,天下大乱,洛阳的壮丽宫室在一次次战火中化为废墟。当权者滥用民力筑起的宫殿化为废墟又怎样呢?老百姓的生活还是一样水深火热,甚至落入更为悲苦的境地。

    这一点,元曲作家张养浩在《山坡羊·潼关怀古》中的论述最为精辟:

    “峰峦如聚,波涛如怒,山河表里潼关路。望西都,意踌躇。伤心秦汉经行处,宫阙万千都做了土。兴,百姓苦。亡,百姓苦。”

    兴,百姓苦,亡,百姓苦。

    梁鸿之可贵,在于志向不移,秉持操守,敢于在封建时代发出石破天惊的声音,去伪存真,直抒胸臆。

新书推荐: 相去万余里 他们都没有罪 梨舟夜泊[破镜重圆】 盛世牡丹 群星狂想曲[无限流] 月光 二周目的我英年早富 疯批美貌的相府少爷,心机丫鬟让你别过来 不小心攻略了男主他叔 我在司异署当HR